让生命“延续”是他们对母亲最真挚的爱
时间:2025-07-11     浏览:     作者:

 “妈妈像是出远门了一样!”家人做完最后的道别后,王女士在武汉同济医院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完成器官捐献,帮助多人重获新生。在深秋九月,王女士正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说的那样,以另一种方式默默奉献。

在前往手术室的过程中,王女士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依依不舍地将目光投向了渐行渐远的病床,虽然走廊里还弥漫着其他的嘈杂声,但是父子三人多想病床的轮子跑得更慢一点。

病床推进了手术室,门关上了。“我好想再抱抱妈妈啊!”小儿子轻轻地说,父亲拍拍他的肩膀。旁边的医务人员都被他们柔软的心打动,泪水在眼圈打转。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他们就在手术室外等待着,没有看手机,就坐在走廊里的凳子上,低着头。他们可能在想手术室里的场景,也可能在想接下来该做什么,还会想以后的生活,又或者脑海里是一片空白……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划走。

一个家就是一颗蒜,父亲就是蒜柱,孩子们就是围绕蒜柱的那些蒜瓣,母亲就是包裹蒜瓣的蒜衣,是整个家庭情感的纽带,对于子女来说,母亲的粘度比父亲更浓烈些。当王女士因病无法治疗,器官捐献协调员向他们介绍器官捐献相关政策时,她的丈夫起初坚决不同意。“我们相守这么多年,不想她以这种方式离开。”同时,还有其他亲戚也对这样的做法持否定态度,让他不能同意。

但是她的两个儿子同意捐献妈妈的器官,“希望妈妈还能通过其他的方式继续陪着我们。”王女士的小儿子自小非常听话,是大家眼中的乖孩子,也很少违逆过大人的观点。他觉得帮助妈妈捐献器官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他不想以后后悔,就试着劝说父亲理解器官捐献的做法,“这件事我觉得您的观点不对,器官捐献是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正确的事就应该做。”

他还补充道,“我也知道这件事可能会让很多亲戚误解,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所以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别人也会慢慢理解。”王女士的丈夫愣了一下,没有想到小儿子这次会这样坚决。他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他们的话,随后也慢慢接受了两个孩子的想法,最终他们达成了一致,同意器官捐献。

小儿子的泪水无声滑落。他想起妈妈生前总说:“人活一世,总要为这世界留点什么。”如今,她的心脏正在某个陌生人的身体里蓬勃跳动,她的角膜让失明者重见晨曦。死亡带走了妈妈的身影,却带不走她刻在世间的大爱。他轻轻摩挲着妈妈的照片,低语道:“您看,那些因您而重获新生的人,正带着您的温度继续生活。下辈子,请活得轻松些吧……如果命运允许,我仍愿做您的孩子,和您一起,把这份善良写满人间。”

窗外,晨光破晓,仿佛无数新生者的笑容汇聚成暖阳,照亮了每一个被爱拯救的生命。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303栋1单元601
同济医院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