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痛失两女的至暗深渊,到以爱之名传递生命希望;从绝望无助的母亲,到积极投身公益的追光者。捐献者家属康偲的故事,书写着生命的坚韧与无私奉献的伟大力量。在“6.11中国器官捐献日”活动现场,我们一同聆听了她用爱与希望,在苦难中绽放出温暖光芒的生命叙事。
我是康偲,捐献者佳佳的妈妈。此刻作为捐献者家属代表站在这里,我的手心微微出汗,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有无数回忆与情感在心底翻涌——有对女儿深切的怀念,有对生命奇迹的感恩,更有对生命无限的敬畏与希望。
还记得2014年的春天,我的大女儿像一束温暖的阳光,带着全家人的期待降临人间。初为人母的喜悦还未消散,命运却给了我沉重一击——她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Ⅲ型。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此后的日子里,我抱着小小的她辗转于各大医院,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治疗方法。然而,八个多月的顽强抗争后,她还是带着对世界的眷恋离开了。
原以为最痛的时刻已经过去,生活或许会逐渐恢复平静。可谁知,2021年,命运又一次无情地向我袭来。我4岁半的二女儿佳佳,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生命垂危。这个消息再次将我打入了万丈深渊,那种绝望和无助的感觉,比之前更加强烈。那段日子,我每天以泪洗面,觉得未来一片黑暗,看不到一丝希望。
当我意识到,器官捐献是让女儿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的途径,就像是黑暗中出现的一盏明灯,给我带来了希望。决定捐献女儿的器官并签字的那一刻,我的手颤抖得厉害,每一笔都像是在割着自己的心。那是对女儿深深的不舍,也是对她生命的尊重。然而,当后来我得知佳佳的器官挽救了3个孩子的生命,还帮助2个人重见光明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涌上心头。我仿佛看到了女儿笑容依然灿烂地将爱继续传递在这个世界上。
失去至亲的痛,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雨,淅淅沥沥地洒落在我的心间。但雨再大,也浇不灭生命本身的光芒。这些年,我收到了无数陌生人的关怀。有志愿者们送来的帮助和慰藉,有医护人员们的关心和照顾,还有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授予我们的各种荣誉。这些是对我们选择的认可,更是对佳佳无私奉献精神的肯定。它也让我明白:爱从未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流淌。
更让我感恩的是,生活给了我新的馈赠——2年前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来到了我们身边。他就像一颗小太阳,照亮了我的生活。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学会走路、说话,每一个小进步都让我感到无比的喜悦。工作之余,我带着他玩耍、学习,陪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也陪他认识这个世界的温柔。我会给他讲姐姐们的故事,让他明白爱的意义。朋友说,我就像一朵向阳而生的向日葵,让自己充满力量。其实,经历了生活的反复磨砺,怎么可能没有阴影?只是我选择把目光对准希望,因为我知道孩子们一定希望看到爸爸妈妈笑着活下去。
我积极工作,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正常化,也和公司的同事一起去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当看到被帮助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我的眼眶湿润了。恍惚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女儿们,她们如果还在,一定也会和这些孩子们一起欢笑、玩耍。有人曾问我:“你自己经历过这么多苦难,为什么还要去帮助别人?”我想,正是因为我曾被风雨淋湿过,才更懂得在困境中渴望得到帮助的心情。公益不是强者的施舍,而是平凡人的彼此照亮,这种满足感,远比悲伤更有力量。
我曾是绝望的母亲,如今是重获幸福的普通人。这段艰难的旅程让我明白:苦难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重塑一个人。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在生活的废墟上,种下希望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这想必也是中国器官捐献日的意义:不仅仅是对逝者的告别和对生命逝去的纪念,更是对生者的鼓舞与激励。
在此,我也真诚地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器官捐献这一伟大的公益事业中来,让我们用爱传递更多希望,让生命的意义超越个体的界限,让社会因善意更加温暖。谢谢大家!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303栋1单元601
同济医院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