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的小纸条帮助姐姐“延续”生命
时间:2025-04-16     浏览:     作者:

 “我会永远记得姐姐的,希望姐姐继续好好地活着。”小贝(化名)病危无法救治,8岁的弟弟小童(化名)趴在手术室外的凳子上,在一张白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了这句话。家人被小童纯粹的心打动,同意捐献小贝有用的器官帮助别人,“我的家庭因为失去了女儿而不完整了,但是我们希望女儿以另一种方式帮助到其他几个家庭,以另外的形式团圆。”

小贝有先天性心脏疾病,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求医治病,做过心脏手术,小贝的爸爸妈妈特别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不容易,“我们跟女儿说,我们是去医院打妖怪,像西天取经一样,医生就是孙悟空一样帮助我们过关的。”但是他们也清楚,女儿的病情及预期,因此每次发病他们都很紧张,内心期望能够挺过去。

一天上午,小贝突发心肌炎,她的妈妈马上叫救护车前往同济医院。在急诊科,小贝心脏骤停,医生紧急进行了心肺复苏,并送进了PICU立即抢救,然而这一次,尽管医生全力以赴,但还是没有治疗希望。尽管小贝的爸爸妈妈心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是当医生告知这个不幸的消息时,他们的泪水还是瞬间夺眶而出。等心情平复一些后,医生对他们说,小贝现在处于脑死亡状态,还有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延续”生命,就是捐献器官帮助别人,让孩子有用的器官也能够继续活下去,家人也能有个精神寄托和念想。

一开始,小贝的爸爸妈妈并没有表态是否愿意捐献,但是小贝的妈妈用手机查看了很多儿童捐献器官“延续”生命的案例后,内心有所触动,并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小贝的爸爸,“如果我们失去女儿是无法避免的,那让她最后再帮帮那些病危的病人也是件正确和善良的事,那些病人的父母跟我们一样,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活下来。”

这个时候,小贝的爷爷奶奶带着弟弟小童来到了医院看望姐姐。当小童见到妈妈的第一眼就问,“听奶奶说,姐姐病得很严重,可能回不来了,是真的吗?”妈妈回答,“姐姐生病了,要去其他地方,但她不会离开我们。”小童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不了解妈妈这句话的含义,只是说,“那我会永远记得姐姐。”然后小童就在白纸上写上了一句话:“我会永远记得姐姐的,希望姐姐继续好好地活着。”

小朋友的思想非常单纯,不会像大人一样考虑到很多,所以只要觉得这是一件好的事情,就会选择这样说和这样做。他嘱咐妈妈将纸条放在姐姐病床边。小贝的爷爷奶奶原本受传统思想影响很重,不想孙女“不完整”地离开。但是此刻也被孙子的话语打动,同意器官捐献,“延续”小贝的生命。

这个时候,恰好小贝的爸爸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在给小贝洗头,希望孩子能够漂漂亮亮地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他最后一次给女儿洗头,手特别的温柔,生怕弄疼了女儿的头皮,满眼都是不舍,脑海里也浮现以往温馨地帮女儿洗头的画面。小贝的妈妈不想打扰到父女俩,将小童写的纸条,放在了小贝病床枕头边,希望女儿带着她弟弟的思念和希望离开。

小贝的爸爸在为她梳理最后一缕发丝时,浅金色的阳光透进病房的玻璃窗,小贝的妈妈最后一次为她轻轻掖好被角,那张承载着童言稚语的白纸在枕下发出细碎声响,像蝴蝶振翅时抖动的翅膀,飞向希望。

后来,医生说,那天小贝捐献的器官化作多个家庭的晨光——当某个垂危孩童重新在母亲怀里嬉戏撒娇,当某个少年回归生活重新走进校园,那些因为小贝的付出而萌发的善意,终将在岁月的土壤里开出永恒的花。

小童趴在窗台仰望星空时,妈妈总会指着最亮的那颗星星说:看,姐姐的眼睛在那里亮着……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303栋1单元601
同济医院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