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虽然走了,只要我不忘记他,他就一直‘活着’,只是我们现在‘相见’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武汉某大型三甲医院ICU的医生陆明(化名)在看完电影《寻梦环游记》后哭了,他非常认可电影里面的观点: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陆明站在走廊尽头,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监护仪的滴答声让他想起在多年前同样的一个深夜——父亲的生命定格了,而他的灵魂却从此开启了一场炙热旅途。
那一年,还在医学院学习的陆明突然接到母亲带着哭腔的电话。他跌跌撞撞冲进医院时,看见的却是各项显示父亲病危的检查数据,还有医生无奈的交代。一阵头晕目眩后,这个未来医生的内心被劈成了两半。
经历了忙碌的一个小时抢救后,主治医生将他叫到了床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小陆,你是学医的,应该明白我们已经尽力了……”话音未落,母亲死死抓住了他的手。凌晨三点,陆明跪在父亲的病床前,额头抵着床沿的金属栏杆。母亲蜷缩在角落的塑料椅上,怀里紧抱着父亲的外套。陆明脑海里想起了父亲曾经鼓励他学医时的画面——父亲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指着医学院的大门说:“救人,是天底下最积德的事。”
随后,陆明站起身来走到母亲身旁说,“妈妈,爸爸曾说过医生的天职是延续生命,而普通人也可以帮助生命的传递。爸爸离开后,还能挽救五个家庭……”陆明的妈妈颤抖着双手摸向丈夫的脸庞,最终默默地点了点头。
签字笔悬在《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上方久久未落,有心疼,更有不舍。陆明想起解剖课上教授的话:“这些大体老师,是医学生叩响医学圣殿的第一块砖,而器官捐献者则更加的伟大。”此刻他忽然懂得,当父亲的角膜能让盲童看见星空,当父亲强健的心脏能在别人胸腔继续跳动,死亡便不再是永别,而是穿越时空的重逢。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常常思考一个问题:“虽然很多人觉得器官捐献是无法接受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死亡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事,而不同的是,父亲在离开的最后时刻让死亡变得更有意义。”
现在,已成为ICU病区主任的陆明也会关注那些病危病人的家庭,每当家属蜷缩在走廊长椅上哭泣时,他会走过去给予安慰,适当时候也会分享自己的故事,会讲述自己当时的切身体会,与他们共鸣,同时还给家属做心理安抚。在陆明的推动下,这家医院在ICU的病人虽然不是最多的情况下,器官捐献率却相对较高。
清明时节,陆明会带着医学生来到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在细雨中的花岗岩纪念墙上,他找到父亲的名字,向更多的未来医生讲述那段往事,还有故事背后器官捐献的意义。
“我们忌讳谈论死亡,却因此错过了最壮丽的生命教育。”此刻,陆明望着城市璀璨的灯火。他知道,某栋居民楼里,也许器官捐献者的角膜正帮助程序员编写急救系统;某个校园中,也许器官捐献者的肾脏正支撑着老师批改作业……
江风送来远处码头轮船的汽笛声,像极了童年时父亲自行车铃铛的叮铃声。陆明轻轻按亮手机,屏保是全家福的照片,照片泛着温暖的光泽——正如那些穿越生死传递的爱,永远炽热,永远生生不息。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303栋1单元601 电话:027-83662394
同济医院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