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武汉的天气早已变得寒冷,北风呼啸,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街道上行人步伐加快,纷纷拉紧衣领,试图抵挡这冬日的凉意,整个世界都显得萧瑟而清冷。然而,在这沉寂的季节里,同济医院却出现了一抹亮红,它在微风中轻轻飘扬,如同冬日里的一抹暖阳,为这寒冷的季节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这是协调员赵老师时隔一年后,收到的承载着捐献者家属王女士(化名)深深谢意的一面锦旗。这面锦旗如同一封迟来的感谢信,让赵老师回想起了那段关于爱与生命的感人故事——王女士与她母亲梅女士(化名)之间深沉的感情,以及通过人体器官捐献所实现的爱的传递。
时间倒回至2023年,王女士在那个本该平静的十月,经历了人生中最无助与煎熬的时刻。梅女士,这位总是与人为善,默默奉献,无私地爱着家人的伟大母亲,在一个忙碌的清晨,因突发脑溢血而昏倒在地。在得知消息赶往医院的那一刻,王女士的世界仿佛崩塌,她孤身一人,在医院的长廊上焦急等待,面对母亲的生死未卜,心中充满了无助与恐惧。尽管医生全力救治,但在术后第16天,梅女士脑内出血量突然增加,瞳孔散大,经抢救无效后被判定为脑死亡状态。看着病床上脸色苍白,只能靠机器维持生命体征的母亲,王女士悲痛万分,她不愿母亲就此离开。但这种状态对母亲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王女士坐在ICU外的家属等待区久久沉思,不知如何是好之时,有几个字吸引了她的注意——“爱的传递”,通过这几个字,她关注到了器官捐献这个此前她从未了解到的领域,并认真阅读了墙上所有的科普知识。她回想起了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母亲将所有的爱给了她,教导她要感恩、要帮助他人,而她也正是学着母亲,将这份爱给了女儿,并希望女儿继续将爱延续下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传递”?在那一刻,王女士意识到,通过器官捐献,她可以让母亲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为其他家庭带去希望与光明,同时这也是让母亲的博爱和助人精神得以传递。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王女士做出了勇敢而伟大的决定——捐献母亲的器官。她相信,这是善良的母亲也愿意做的事,这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更是对生命最崇高的敬意。
在决定进行器官捐献后,王女士见到了协调员赵老师。王女士说:“赵老师在我最艰难的那段时间给了我很多帮助,他见证了母亲最后的时光,也让母亲的离去更有意义。我很感谢他,送给他的锦旗上写着的‘爱心传递’这几个字就是我对器官捐献最初的认识和最深的感悟。”
而让王女士拥有更深感悟的,是她在2024年6月12日,作为捐献者家属参加的第八届中国移植运动会。在这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上,她不仅作为捐献者家属代表之一在开幕式上台接受献花,还见证了运动员们的拼搏、奋斗精神,看到了他们获得重生后的活力与生机勃勃,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那种振奋人心的生命力量。这一切让王女士热泪盈眶,她不知道那些接受了母亲器官的受者在哪里,但从这些移植运动员身上,她感受到了自己和母亲真真切切地帮助了别人,挽救了别人的生命,而母亲的生命也有被好好延续下去。她更加坚定了捐献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是一件好事、善事。当谈到她们的高尚行为应该被感谢和铭记时,王女士只是说:“善意值得被鼓励,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回馈社会,让爱继续传递。”
每每想到母亲的眼角膜正在某个地方注视着这个世界,也可能注视着自己,肝肾也正帮助他人更好地活着,王女士便感到母亲并未真正离开她。这份念想,如同一份深深的寄托,让她在梦中也能与母亲相见和相拥。她期待着,或许有一天,她会与某个擦肩而过的人目光交汇,而那个人,正是替她母亲继续看世界的人。
声明:图文仅用于健康宣教,非商业用途。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303栋1单元601 电话:027-83662394
同济医院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