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7-83662394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移”路有你丨“移植”温度,多一度关爱
时间:2023-08-24     浏览:     作者:

每一位器官移植等待者,都如同一粒种子般渴望拥抱大地,焕发生机。器官移植领域的医务人员会全力以赴地为他们创造“可能”,因为每一次“机会”对于移植受者而言都是生长的土壤,只有时刻给予关心和关爱,才能为他们带来更多向阳而生的希望。

 一辈子的朋友

2022年年底的一天深夜,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陈知水教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陈教授,不得了了,我被感染了,怎么办?”陈所长耐心地跟对方讲解治疗方法,并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其实,这会儿陈教授自己也被感染了,高烧39.3度,而整个通话过程他都显得十分平静,实际上是在强忍着浑身的肌肉酸痛。

这种突发情况,在陈知水教授的从医生涯中经常发生,更是器官移植医生日常工作的一个写照。器官移植研究所宫念樵教授回忆说:“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要站在病人的角度,切身体会他们的需求、处境和困难,去理解和关心病人。我们每多一份真诚,细节上每多一份关爱,病人就能多一份踏实和温暖。”

正如陈知水教授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日常工作带给您的最大触动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在长久地治病救人经历中,我们移植医生跟移植病友的关系已经从医患关系、‘战友’关系升级为朋友关系!”

“朋友关系”,简单的四个字却说明了器官移植临床工作的特别之处。宫念樵教授说:“从医工作后,内心其实也变得越来越柔软了。从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会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加体贴和细致!”

而这份体贴和细致,在治疗儿童移植病人时也能更好体现。器官移植研究所陈刚教授每次查房时,他都会俯下身来认真地询问孩子的情况,有时也会亲切地抱抱自己的小病人,哄哄孩子,还会给他们拍照。“陈教授是一位和蔼可敬的人,他的笑容很暖心,让人很安心,是值得我们感恩的人。”一位儿童肾移植患儿的家长感动地说。

更有底气

而这种持久的“朋友关系”让我们看到了器官移植受者的不同之处——他们真正踏入新生道路的第一步,是从进入手术室接受器官移植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出院了,既是走向了美好世界,去感受生活的拥抱,也是置身现实与理想间的锤炼与考量。他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往往有着面对病魔的勇气与坚韧,却也处处流露出胆怯与不安。这可能是生活当中过度的小心翼翼,也可能是有些人给他们贴上的标签,更常见的是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因此,他们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的同时,对于未来的诸多探索尝试往往只能无奈的躲闪或避让,更有着不知何时能真正融入漫漫社会长路的担忧和忐忑。

此时,移植医生就是他们的底气。

曾经有一名病人在聊到“同济医院器官移植医生就是她的底气”时,情绪异常激动,因为在2022年的年初,她因为肠胃不适,腹痛得厉害,就近去了家附近的医院检查。当时病人较多,排队等待了一晚上,才终于轮到她做急诊电子肠镜,不料却被麻醉师严词拒绝:“你做过肝移植手术,不能做肠镜!”

不做肠镜就无法明确腹痛的病因,不明确病因就无法进行下一步治疗。情绪崩溃的她理智尚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联系陈知水教授团队。器官移植研究所魏来教授了解了具体情况后,斩钉截铁地说:“肠镜可以做!”于是,她找到了该院肠镜的操作医生,通过电话让两边的医生进行沟通。“她的肝功能很正常,完全可以做!”“不行,如果出了事,谁负责?”“哪一条、哪一项规定写了移植病人不能做肠镜?”……在同济医院医生的一再坚持下,她才最终顺利做完检查,进行了精准治疗,让腹痛得以缓解。

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深深打动了病人及其家属,更让在场的很多人为同济医院器官移植医生的医德心生敬佩。

点亮星光

有人说:“路那边的人发出一个示意的信号,路这边的人便有了前进的底气和方向。”原来,器官移植受者并不是踽踽独行,在这条未知的路上,移植医生一直都在为他们驱散迷雾,点亮星光。

“谢谢你们,在关键时刻为我们提供了援助,你们是我们的恩人!”

2022年7月26日上午,同济医院“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动回访小组对肾移植受者王翔(化名)进行家庭回访慰问时,他的父亲由衷地感叹道。

此次回访时间为7月25日-28日,对象为武汉市、荆州市部分接受过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救助的家庭。

回访对象雪仪(化名)在9岁那年完成移植手术,从同济医院出院的那天,她开心地说:“我对这里叔叔阿姨的印象都特别好,他们不仅能干而且很善良,关键是个个都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他们。”

雪仪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以后可以做一名医生,能够缓解别人的痛苦,挽救别人的生命。同时她也寄语给同样患病的小朋友:“你们不要放弃,也不要害怕,医生哥哥、护士姐姐都会全力以赴地帮助你们的!”

双向奔赴

爱是双向奔赴,病人通过器官移植重塑健康、重塑心灵。不仅是一个个感动的故事,更是实现他们对未来的期待,让他们相信未来的自己还有无限可能,才愿意在进取的道路上努力付出。而他们,又在实现自我期望的同时,用自身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去实现更多的期望!

今年3月3日,在同济医院对口支持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了一场温馨而特别的生日庆祝会,医院为新疆首例“换心人”李先生庆祝“心生”20周年生日——2003年3月4日,正是自治区人民医院为当时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生命垂危的李先生成功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的日子。2009年3月6日,李先生的儿子小杰降生了,他开启了儿女双全的家庭模式。如今已届退休年龄的他仍旧充满活力,享受着含饴弄孙绕膝之欢,感受着全家其乐融融的幸福。

自治区人民医院坚持为他义务随访,定期进行体检、复查,监测心脏功能及血药浓度,还为他和妻子提供了工作岗位;而为了解决医疗费用,20年来全院5000余名职工每月从工资中扣除2元,约合每月1万元,除了支付李先生日常检查及药物的费用外,剩余部分也都留存在医院给他开立的专用账户中,以供日后的需要。

李先生的每一次心跳都牵动着医院全体职工的心,他同样也非常感恩医生的付出,他说,他一直在认真努力地生活,投入工作,回报社会。

与李先生回报社会的经历一样,2007年年底在同济医院完成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的刘先生在获得重生后,2010年成为首批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的移植受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公益事业,特别是器官捐献事业,从而帮助到更多像自己过去一样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获得重新活下去的希望。

在前行的路上,移植病人需要信念,也需要移植医生回应他们的信念,正如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医生们所说的:“这些病人,一直在坚持,并期待着更多支持。所以,我们会不断给他们信心,让他们不仅可以让自己生活得很好,还可以传递更多的爱心。”

倘若漫漫长路上有人提灯,帮助器官移植受者走得更稳、更远,那么这个人就是器官移植医生,他们让“移植”的温度多一度关爱和温暖:这一度是“远”,肩负起移植病人恒久的希望;这一度是“近”,让他们如朋友般紧密相连;这一度是“光”,让他们内心始终温暖;这一度是“使命”,让他们亲身见证了医者仁心!

此刻,我们发现,“移植”温度更是同济文化的缩影,让多一度的关爱温暖到更多人。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303栋1单元601 电话:027-83662394 
同济医院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