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区步道到马拉松赛道,从病榻前的脆弱到领奖台上的荣光,王安军的故事里,藏着所有移植受者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这不是一场与他人的竞技,而是一次与自己的和解;这不是命运的怜悯,而是爱与科学浇灌出的重生奇迹。6月11日,在同济医院“中国器官捐献日”主题活动现场,我们倾听了这位 “奔跑的生命接力者”是如何用汗水续写关于希望、奉献与勇气生命诗篇的自述。
我是一位接受肾移植手术已经十多年的病人。今天,能站在这里分享我的故事,内心充满感恩。首先,请允许我向所有器官捐献者及家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你们无私的大爱,让无数濒临凋零的生命重获新生;也要感谢我的家人、医护人员,以及每一位为移植事业默默付出的人。谢谢你们,让我有机会再次拥抱生活!我认为,今天不仅是中国器官捐献日,更是我们所有移植受者共同铭记的节日。
十几年前,在肾病折磨下,我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生活仿佛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当医生告诉我需要进行肾移植手术时,全家人都陷入了焦急与期盼之中。多亏了我的大姐,她和我配型成功,顺利完成了亲属移植肾手术。大姐是我的恩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术后的日子并不轻松。看病吃药的这些年,家中积蓄所剩无几,我必须尽快恢复身体、重回工作岗位。两年时间里,我一边调养身体,一边拼命工作。累吗?当然累。但每当看到家人期待的眼神,我就告诉自己:我必须站起来,为他们,也为自己!
但是,工作的重担、生活的压力,让我常常感到窒息。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楼下有人在跑步,他们挥洒汗水的身影,突然让我想起了年轻时那个好动的自己。 从小到大,我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喜欢打球、跑步,享受运动带来的自由与快乐。可自从生病后,这些爱好都离我远去了。那一刻,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能不能重新开始跑步?这个想法刚一出现,就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他们说:“你刚做完大手术,身体还没恢复,跑步太剧烈了,万一出问题怎么办?”其实我心里也有过犹豫和害怕,毕竟我是一名移植受者,身体比普通人更脆弱,万一运动不当,辜负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家人的付出和医生的努力。
真正让我坚定跑步信念的,是同济医院的朱兰教授。她不仅关注我的身体指标,更关心我的心理状态。有一次复查,她看我精神状态不错,便问我:“最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我不好意思地说:“我想跑步,但家里人担心,我自己也有点怕。”她告诉我:“移植病人并不是不能运动,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跑步能锻炼心肺功能,增强体质,但不能追求速度和竞技,要以健康为主,时刻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 她的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困惑。
她详细地给我讲解了移植术后运动的注意事项,比如如何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如何监测心率和身体反应,还鼓励我:“只要科学锻炼,你完全可以享受运动的快乐。” 有了医生的专业指导,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一开始,我只是在小区里慢慢走,走几步跑几步,后来逐渐增加跑步的时间。每次跑步时,我都戴着耳机,听着喜欢的音乐,感受着脚下的步伐和耳边的风声,那一刻,我仿佛又找回了久违的自由。随着身体状态越来越好,家人也从反对变成了支持,甚至会在我跑步回来后,递上一杯温水,说:“今天状态不错,继续加油,但别累着。”
有了家人的支持,我跑步的场地从家门口挪到了马拉松的赛场。
2024年4月6日,岳阳马拉松鸣枪开跑,我站在了半程马拉松的起点。这一天,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想起刚决定参加马拉松时,我心里其实充满了忐忑:马拉松需要强大的体力和耐力,作为移植受者,我能行吗?但朱兰教授的话再次回响在耳边:“不要和别人比,只要超越自己就好。”
在日常训练中,我始终牢记医生的叮嘱,不追求速度,只关注身体的感受。累了就放慢脚步,状态好就多跑一段。当我真正踏上赛道,看着身边的跑友们,听着观众的加油声,那一刻,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坚持跑下去,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所有关心我的人。
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完赛,更是对生命的致敬。我知道,这条跑道上,还有像我一样的移植受者,我们曾经与病魔抗争,如今在阳光下奔跑,用汗水证明:移植手术后,我们依然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去年2024年中国器官捐献日暨第八届中国移植运动会中,我参与了男子800米中老年组项目,最终以2分55秒取得了亚军。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移友进行交流,大家一起分享运动的快乐和移植后的新生活。
作为一名移植受者,我们确实需要比普通人更小心地呵护身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热爱的生活。移植手术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不是让我们在担惊受怕中度过,而是让我们更懂得生命的珍贵,更有勇气去追求梦想。
跑步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坚持,更是接纳与平衡。接纳自己的身体状况,平衡好健康与爱好,在合理的范围内,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现在的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穿上跑鞋的那一刻。那一刻,我不是病人,而是一个奔跑在阳光下的追梦者。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对所有的移友说:不要害怕,不要退缩,我们身后有家人的爱、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还有无数捐献者的生命馈赠。只要我们科学对待,积极康复,一样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当然,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我不建议大家都来参加长跑这个项目。我们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科学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把每一天都当作新的起点,将自己热爱的事情,努力地坚持下去。
同时,我也想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器官捐献事业。也许你的一份理解,就能让捐献者的大爱得以延续;也许你的一次支持,就能给多个等待移植的病人带来了希望,拯救了他们的家庭。生命因爱而伟大,因奉献而永恒。
最后,我想表达对家人、医护人员、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恩我的家人,是他们的支持与陪伴,让我敢于面对困难,没有家人的爱,就没有今天站在这里的我。
其次,我要感恩所有的医护人员,是你们用专业和耐心,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这些移植受者能够放心地拥抱新生活。每次复查时,朱兰教授那句“指标不错,继续保持”,都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最后,我要向所有的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你们的无私,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是你们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这份爱得以传递。我们唯有好好生活,不辜负这份来之不易的馈赠,才是对大家最好的回报。谢谢大家!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303栋1单元601
同济医院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